52.第五十二章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

2K小说网 www.2kxs.cc,最快更新[明朝]我仿佛知道得太多最新章节!

    朱厚照整理仪容后, 命刘瑾等人出宫去各处把几位内阁大臣们都给叫进宫来。因为那个时候朱厚照的脸色也不大好看, 因此几位内侍时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拼命赶到各处, 生怕速度太慢会引来朱厚照发怒。

    实际上这个时候朱厚照的情绪已经稳定下来了, 脸色难看是因为几日未眠,加上焦适之正在给他处理伤口,有些发疼罢了。

    刘健被召唤入宫的时候, 还有点懵逼, 随同的还有谢迁、李东阳等一起跟他懵逼的大臣们,实在是前几日太子殿下的抵抗力度太强大, 导致他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差给震撼。

    太子并没有在乾清宫召见他们,而是在文华殿。入宫的几位重臣也能够理解,皇上刚刚在乾清宫仙逝,太子殿下对乾清宫的态度也可想而知。六部尚书也都随同入内,不过里面朱厚照真正想叫的人只有几个内阁大学士与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张升是弘治十五年才升任了尚书一职,勤勤恳恳认认真真, 又是个循规蹈矩之人。太子召他前来便是为了询问大殓之事,皇帝下葬礼部已有了一套流程, 他想先过问一遍。而且明朝的陵地选址有提前准备,也有事后准备。弘治帝这种就属于没有想到会英年早逝, 所以连陵园都还没有备好。

    太子与几位大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接触还算愉快, 虽偶尔有所争执, 不过很快便被妥当处理了, 议事结束后暂时把该安排的都安排好了。太子令礼部回去后把制定出章程, 商讨先帝的庙号与谥号, 并令工部与钦天监等负责寻找合适场所建筑陵地。

    对于太子议事的第一件事便是关于弘治帝的葬礼事项,几位大臣内心是很满意的。若是太子兴高采烈地找他们商量关于继位的事情,即便是在情理之中,也实在令人诟病。

    “殿下,葬礼之事需要处理,然而您的继位大典也不可忽视,还望殿下早日继位,安定民心。”刘健出列谏言,朱厚照虽不太乐意,却也点了点头,对着张升说道:“那除了丧仪之事,继位大典也需要尽快把章程拿出来,不过万不可因此忽略了前者,你可记得?”

    张升身负重任,不敢懈怠,连忙应是。

    两件事情处理了后,太子不欲多谈,便让人退下了。刘健等人考虑到太子刚上手,也没有强求太多,纷纷告辞离开。唯有谢迁在离开前略微迟疑了片刻,站在后边的他反倒是最后一个出来。

    李东阳看着出来后一脸神秘的谢迁疑惑道:“你这脸色是怎么回事,刚才还见你一脸肃穆,变化也快了点吧?”这几位重臣与弘治帝的关系不错,弘治帝的逝世对他们或多或少也有打击,这几日的心情也的确郁郁。

    谢迁轻摇头,一脸风轻云淡地笑道:“刚才你们只顾着商量事情,却是没注意到太子身边站着的人吧?”他本来便是位灼灼君子,一笑更是引人注目。

    李东阳与走得慢的刘健凑在一块,看着一脸笑意的谢迁,开始回想起之前的事情,半晌后李东阳摇了摇头,他的确是没把注意力放在那处。刘健却是抚掌说道:“右侧站着的是刘瑾高凤,但左侧站着的却是焦适之呀。”刘健对焦适之可算得上印象深刻,毕竟这个可是太子殿下巴巴地要他转交东西给予之人,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太子拉下脸色来请求他,刘健怎会不记得。

    谢迁点点头,随即皱眉说道:“我之前听说他回乡奔丧去了,因而这段时间才不在殿下身边。可从刚才的场面来看,或许是这两日他赶了回来。”刚才还未想到,如今想来却是有点奇怪。

    “因而今日殿下才会有如此变化?”李东阳顺着谢迁的思路思考下去,若有所思地说道:“可他是如何知道京城内的事情,就算先帝仙逝的事情早就流传出去,可速度也不可能那么快。”这位就属于想得有点多的了。

    谢迁白了李东阳一眼,无奈摇头,“难不成焦适之便不能够奔丧回来,瞧你这胡思乱想的劲头。不过今日太子的变化若真的是焦适之所为,那这位在殿下面前的影响力甚大,甚至超过了刘瑾。”

    刘瑾作为太子东宫的大太监,早就被这些个朝臣所耳熟,明朝官宦势力庞大,这位□□不离十便是之后这些年宦官的领头羊了,不把这个人的性格琢磨透了怎么行呢?不过可惜的是,这刘瑾根本不可能有怀恩那样的心性,不再出个李广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刘健明白谢迁的潜在意思,刘瑾伺候朱厚照多年,本来该是太子最熟悉信重之人,之前的事情他们也曾隐晦地请刘瑾劝过,然而效果并不是怎么好,又或许刘瑾根本就没敢劝,不管是前者的猜测还是后者,对他们来说,刘瑾都不再是个合适的人选。

    朱厚照等文华殿安静下来后,整个人懒散地躺在了椅子上,他额角的伤口只让焦适之稍微处理了下,刚才大臣们是没看出来,然而现在还在隐隐作痛。焦适之上前几步,俯身观察着太子的伤痕,也挡住了他面前的光线。

    “适之怎么了?”太子连眼睛都没有睁开,睡意朦胧地说道。

    他已经许多天未合过眼睛,紧绷的情绪忽而放松下来,整个人都觉得使不上劲儿来。

    焦适之看着太子的情况,连忙冲着刘瑾等人使眼色,几个人合力把他扶起来,扶到了门外早就候着的撵车上去。刘瑾多机灵啊,看着太子的脸色就知道他现在多半没什么力气了,早就私底下把撵车叫了过来,就算太子不想坐,也能摊上个关心的名头。

    一坐到撵车上,太子整个人都陷在里面,半杵着脑袋,强撑着精神眯着眼睛回到了东宫,焦适之立刻扶着他直接进了寝宫去,帮他褪下外衫靴子,等朱厚照躺倒床上时,他几乎是立马昏睡了过去。

    焦适之看着太子额角已经肿胀起来的伤口,他刚才只是简单处理了一下,他悄声退出来跟刘瑾说道:“麻烦公公唤人请太医过来吧,太子的伤口需要再处理一下。”刘瑾点头,自是去叫人不提。而之后焦适之也从这几位近身伺候的内侍们那里,听到了他离京后所有的情况。

    焦适之离开后一段时间内,弘治帝的病情的确有所好转,也开始处理起朝政来。然而不过一月,又病倒在床,这一次病情来势汹汹,猝不及防。不论太医院之人如何施为,都几近药石无医。

    弘治帝逝世的那天几乎没什么征兆,虽然身体越发虚弱,但那天晚上的精神头却很好。太医们在外间讨论,张皇后与太子两人在内里陪着他说话,正是温情脉脉却又莫名伤感的时候,不知何时起,弘治帝的精神愈聊愈发好了,到了最后,他忽然让人去把刘健等人找来。

    高凤哑着嗓子说道:“那时候皇上就已经有些不大对劲了,娘娘与殿下也都发现了,但是都憋着不敢说。等几位大人们都进来后,皇上忽然拉着刘阁老的手说道,以后还望刘阁老能多多匡扶着殿下,免得,免得殿下年幼,容易......“说到最后面的时候,高凤喉咙哽咽,说不出话来。他原先便是弘治帝拨过来伺候太子的,自然感念弘治帝的恩德。

    刘瑾刚回来,看着高凤的模样,也有些感伤,接着说道:“那时候都清楚那是回光返照了,殿下一直在旁边守着。皇上去了的时候,娘娘直接就昏过去了,之后的事情都是殿下在处理,直到今天都没合过眼。”张永也在旁边应是,他们这几个都是一直跟在太子身边的,自是知道那个时候人荒马乱的场景。

    刘瑾高凤等人说得很简短,然而焦适之却听得很是难受,他难以想象这些事情是怎么一下子都压在太子的肩上。他揉了揉额间,觉得现在他也有点头疼。不过随着他的动作,他的脑袋越发隐隐作痛起来,他忽而想起他自己也几乎没怎么睡觉,夜以继日地赶了过来,身体也的确到了极致。

    没有发觉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一旦发现了这点,焦适之只觉得眼冒金星,几乎有些站不住了。他现在刚才更明白了刚才太子昏睡过去的感受,他强撑着力道对刘瑾说道:“刘公公,我身体不大舒服,先回去躺一会儿,太子殿下这里劳你们几位看顾着了。”刘瑾等人不住点头,张永还自告奋勇地扶着焦适之回去,实在是因为他的模样有点吓人,脸色煞白。

    刘瑾等人送走焦适之,随后他对着高凤摇头,低声说道:“你看见那位的脸色了吗?”高凤略皱着眉头,“看起来比殿下还难看了些,难不成......真的是赶回来的?”

    说到此处两个人就下意识收声了,不管焦适之是为何赶回来的,现在太子殿下如此信重他,又因为他的到来让太子从闭塞中走出来,现在无论如何都不是挖掘这点的时候。

    焦适之是真的难受,他原本在小镇上便时常淋着雨在挖泥,后来得知了讯息后千里迢迢奔来京城,如此强度的劳累使得他的身体到了极限,竟有些低烧起来。睡了一觉起来,焦适之发现身体没好多少,反倒是难受得更厉害,无奈地低笑起来。

    此时已是半夜,焦适之略坐了会,竟是一个人从黑夜坐到白天。

    清晨起来的时候,小德子最先发现他的不对劲,连声说道要去请太医,焦适之抬手止住了他的话头,咳嗽了几声说道:“现在这么混乱,先别弄出动静来。等待会我自己去太医院也就是了,本来便只是个侍卫,当不得如此隆重。”小德子嘟囔着说道:“您还是锦衣卫大人呢,让太医给您看病也并无大碍呀。”

    焦适之摇了摇头,换了身衣裳去净脸,稍微打理了自己,免得不能见人。

    “殿下清醒了吗?”他问道。

    小德子摇头,“没有,刚刚小人过去的时候,刘公公正从里面出来,据说太子殿下还在睡觉。”焦适之心里不大放心,还是撑着身体去看了一遍,直到真的听见太子微微打着鼾才放下心来。

    太子是真的累极了。

    出来的时候,高凤看了眼焦适之的脸色,忍不住说道:“焦大人,你真的没事吗?”焦适之抬头触了触额头,有点发烫。他不动神色地收回来,如常地说道:“我这便去一趟太医院,若是待会殿下醒来,你帮我遮掩点,别让殿下知道我的去向。”他这是不想让太子担心。

    高凤点头,焦适之匆匆离去。

    等他离开没多久,殿内就响起了太子的声响,几个大太监连忙进去看着,只见朱厚照抱着被子坐起身来,迷离着眼眸,看起来还不大清醒。坐了半晌,清醒的他随手把刚刚还抱得死紧的被子抛开,下床后伸了个懒腰,抬着眼皮看了眼进来的内侍,“怎么是你们几个,适之呢?”话里带着满满的小嫌弃。

    高凤机灵地说道:“焦大人这几日赶路怕也是累到了,还未清醒罢。”朱厚照点点头,倒也没有追问,“让他再休息会儿也好,你们几个都不要去打扰他。待会收拾完后,我过去看一眼。”

    几个大太监面面相觑,不做声了。

    全部都在心里暗自乞求焦适之能早点回来,这段时间太子的脾气可不怎么样,若是生气了他们可兜不住。

    焦适之那边倒是速度挺快的,他的底子本来就很好,只是这段时间太过劳累,加上淋了些雨,因此风寒入体,取了药也就回来了。前脚刚把手里头的东西交给小德子,后脚朱厚照就过来了,太子一眼就见到小德子手里的药包,眼神立刻就飞到了焦适之身上。

    焦适之暗暗叫苦,怎么刚好在这个节骨眼上被太子给撞上了。他本来是想着让小德子悄悄熬药,这段时间太子殿下身上的担子够多了,他不想拿自己的事情去烦他。

    朱厚照脸色的确不怎么好看,使劲瞪了眼小德子,粗声粗气让他滚了,等到眼刀扎在刘瑾高凤几人身上时,他们才恍然大悟他们也在滚走的名单里,立刻就麻溜儿地滚走了。焦适之眼睁睁地看着张永把门给关上了,看着一脸怒气的太子,讪讪地说道:“殿下怎么过来了,不再睡会儿?”

    “我再睡下去,不知道哪一天你就把给折腾死了!这是怎么回事?”朱厚照狠狠地瞪了焦适之一眼,焦适之尴尬望天。在他与太子的相处中,极为难得能出现这样的情况。焦适之本来就比朱厚照大几岁,素日里表现都比朱厚照成熟不少,还从未有焦适之如此无理的时候。

    “卑职就是这几日在路上赶路,身子不太舒服,所以才想着未雨绸缪去看一下太医。真的没什么大事。”焦适之尝试补救,寻了个正当的理由。然下一刻太子的动作吓了他一跳,他竟是直接上前一步,伸手以掌心覆在额间,半晌后怒道:“这还叫没什么?!”

    焦适之不自在地说道:“殿下,您的手......”额间那不属于自己的温热触感很是异样,令他不自觉打了个激灵。

    “我的手怎么了!别插话!就你现在的样子,你还说没什么?!病怏怏的模样我一推就倒,你给我说清楚,你到底花了多长时间赶过来的?”朱厚照漆黑的眼眸里闪过怒意,转念一想,试图追问个缘由。

    “十一天。”焦适之眨了眨眼睛,轻快地说道。

    太子琢磨了半天发现他不知道京城到焦适之老家的距离,要了时间也没用。他脑筋动得快,眼见着焦适之似乎松了口气,猛然问道:“你去的时候花了多长时间?”

    焦适之一口气差点没上来,眼睛下意识往旁边瞄了一眼。朱厚照发现了,不耐地伸手把脑袋扭回来,手也依旧停留在哪里没有动弹,虎视眈眈地看着焦适之。

    焦适之弄巧成拙,反倒更加尴尬。太子一手摸着他的脸,一手抚着他的额头,异样的动作让他很不自然。耳际微微发烫,焦适之不敢去想象他现在的模样。

    “......约莫,花了十,十九天。”他磕磕绊绊地把话说完,迎来了一只火山爆发的太子殿下。

    顷刻后,就连刘瑾高凤小德子等几个被赶出来在门外守着的人都能听到门内朱厚照的咆哮,可以说是相当难得了。

    小德子被门内太子的气势所迫,一脸惊恐地看着门口,又看着淡定自若的刘瑾高凤,小心翼翼地说道:“几位爷爷,焦大人,焦大人真的没事吗?”太子殿下那模样实在是太可怕了,感觉连屋顶都要被他掀翻了!

    刘瑾淡淡瞥了他一眼,看着他是焦适之身边的人,难得开口提醒,“你何曾见过你家主子被太子殿下责罚过?莫担心,不会有事的。”虽然小德子名义上是东宫的人,不过他实际上就是背朱厚照拨来伺候焦适之的,刘瑾并没有把他归到他们那边去。

    小德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刘瑾在心里嗤笑了声,倒也没说话。这也就是为何小德子再如何得焦适之厚待,他都无所谓的原因。这么愚蠢,一旦出去就只能被人活吞了,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他真正的对手,是聚集在太子身边这一群人才是。虽然死了三个,可到底还有五个呢!

    别看刘瑾他们几个在面上和平,私底下的勾心斗角可不少。

    焦适之难得被太子结结实实怼了一顿,狂风暴雨搞得他有点焉焉儿,太子才堪堪收住了话头,吼着小德子去熬药。

    焦适之见太子的注意力都在这上面,连忙分散他的注意力,低声说道:“殿下,娘娘的情况如何了?您不需要过去看看吗?”太子勉强拉着自己奔腾的思路,把焦适之推到床上,粗声粗气地说道:“你给我好好休息,我回来看不到你待在床上,你不会知道我想干什么的!”

    临走前附带了极其狠厉的视线,让焦适之连连点头,乖巧地端坐在床上。

    等到太子终于离开后,焦适之尴尬地摸了摸耳朵,果不其然已经烧红一片。他使劲揉搓了两下,心头异样的情绪还没有消散,不过片刻,似乎想起了要紧的事情,眉宇间带上轻愁,忽而叹了口气。或许是来时太过焦急,竟是让他忽略了不少东西。皇上仙逝的事情先不说,门外刚跟着太子离开的那几个内侍间也开始勾心斗角起来,或许还没等太子理清楚如何处事,他的后院便可能起火了。

    焦适之的预感并没有错,而且这样的事情很快就发生了。

    张升作为礼部尚书,肩负着各种大事件礼仪的重任,自然是最近繁忙的人,可是在百忙中他入宫后却发现件令人生怒的事情。

    原本张升是该去文华殿的,然而路上被几个僧侣模样的人引去注意,想起那些弘治帝时常供奉的“能人”,他内心一惊,连忙顺着那个方向过去,却发现原本该清静安宁的乾清宫不知为何一片热闹,屋内满是繁杂的人声,更兼带着声声惊呼。诧异下张升入内发现,一群身披道服之人正在内里挥剑点火,好不热闹,硬生生把一个肃静场所闹得人声鼎沸。

    张升火冒三丈,随后更在前往文华殿的路途上发现不少佛道之徒,心头的火焰更甚。

    第二日张升便直接上奏,言道教、藏教中有人借驱邪之事扰乱内宫,实在罪无可释,望太子殿下能够严加处理,绳之以法!

    奏折上传到朱厚照那里,令他勃然大怒,令刘瑾带人把这群人革去名号,驱逐出宫。而之后不久,内务十二监的掌印太监等职位发生了激烈的争夺,然而这一次争夺因为刘瑾等人后继无力,并不比原本在位者有权有势,最终不得成行,但也开始撬开了十二监的缺口。

    在这股暗流下,朱厚照熟视无睹,每日重复着东宫—坤宁宫—文华殿三点一线的生活,并在停七天后按规矩把棺木重新安置,又令太监扶安与礼部侍郎等人多次勘察后,终于是选定了陵地场所。

    不过很快便有另外一件事情吸引了全天下人的瞩目。

    ——新皇登基大典!

    弘治十八年五月,天晴,万里无云。

    “是日,早,遣官告天地宗社。皇帝具孝服告几筳。”这载于史册上寥寥数语,彻底拉开有明一代皇族登基的序幕。

    清晨,文武百官分列跪在御道两侧,叩首以待太子朱厚照一步步登上奉天门。焦适之就站于城楼之上,那是太子力排众议,强硬为他留下的位置,能亲眼目送着太子祷告天地,沟通鬼神。他心中忽而涌起万千豪气,不禁深深跪拜下去,瘦削的背影带着微颤。

    那是激动!

    更是自豪!

    新纪元初,天下送走了仁厚的弘治皇帝,迎来了他们新的君主——朱厚照。

    次年,皇上改元正德,正式拉开新朝代的幕布。

    然后很快,朝臣们便发现,他们与新上任的皇上不对付,非常的不对付!

    正德元年四月,这个月内第三次在金銮殿内等待时间超过半个时辰,刘健刘阁老发飙了。他带着谢迁李东阳等人入了内宫,直闯乾清宫。眼下门外伺候的人见着几位内阁大人来势汹汹,连忙使人去请刘瑾。

    朱厚照之所以起不来是有原因的。

    这段时间刘瑾引着朱厚照出宫游玩,每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回来,胡闹得厉害。恰好这些日子焦适之因着锦衣卫的事情外出,一直都不在京城内,竟无人能够阻止皇上,任着他玩了个痛快。

    朝臣们自也是有耳目的,更不必说是这几位内阁重臣。他们本来便被先帝交托了重任,责无旁贷,即便皇上如此胡闹,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刘瑾经验老道,实实在在堵在前面长达小半个时辰,直到朱厚照打着哈欠起身才算完。其实刘瑾心里也是很苦啊!昨晚战战兢兢陪着皇上逛完了夜市,完了回来后皇上还能补眠到现在,他从早上卯时便强撑着起来,预备着为皇上堵住所有可能打扰他睡梦之人,可谓是非常辛苦了!

    朱厚照起身时还有些茫然,他平时的作息是很正常的,但这几天有点日夜颠倒的模样,倒是让他有点消受不住。好在他年纪轻轻,倒是没有什么大问题,很快就清醒了。只不过门外略显嘈杂,他蹙眉着给自己穿衣服。

    啧,这几个近侍是不想要命了?居然一个都不在。

    还不知道门外惹出多大事故的皇上优哉游哉地换完了衣服,刚踏出寝宫就被突破了防线入内的几位大臣们吓了一跳。刘健那个脸色是真黑啊,黑得跟昨天晚上他刚敲破的锅底一模一样,顿时让朱厚照不禁仔细思索起他这几日做了何事得罪了这位战斗力强悍的刘阁老?

    “臣拜见皇上——”

    即便是如此生气的时候,刘健等人还不忘礼数。皇上随手一挥,“几位爱卿免礼,快起身吧。”这个时候暂且还算是皇帝与大臣们之间的蜜月期,种种矛盾还没开始爆发,朱厚照的语气也还挺好的。

    不过接下来就......

    “敢问皇上,现在已是巳时初,臣等已经等候了许久,为何皇上还未上朝?”虽然面上怒色沉沉,刘健的语气还算不错,毕竟皇上之前的斑斑事迹已经把这几位重臣的心脏都锻炼了一遍,不高兴是不高兴,却也没有那么的不高兴。只是一直任着皇上胡闹下去也不是个事,总得好好说道说道。

    朱厚照仿佛是刚刚才想起有这么个事一般,摸了摸鼻子,试探着说道:“要不几位爱卿把要讲的事情都写成奏折递上来,等明日再把处理结果发放下去?”横竖司礼监最近也没什么事情可干,正好可以好生利用起来。

    刘健他们毕竟教导了几年皇上,虽不如正规的太子侍读时间长,却也把皇上的性子摸透了,哪里会猜不到他打算用什么样的法子敷衍过去,当即说道:“既然皇上已经错过了早朝,那文华殿议政,午朝等时间也可以把事情处理完,还请皇上随臣前往。”

    朱厚照:......

    父皇太勤快了,勤快到现在他留下来的规矩让朱厚照十分痛苦,恨不得直接暴走。不过最终还是败给火气更大的刘健,垂头丧气地摆驾文华殿。

    刘瑾被朱厚照派去通知还在奉天殿守着的朝臣,心里却在偷着乐。以皇上的性子,一次两次还可以忍受,可是长期以往却是不能的。刘阁老可是选择了一个笨法子啊......可刘健何尝不知道他本该用更为柔和的法子,可是皇上与太子,与其他任何一个位置上的人都完全不同。哪怕他现在的位置不是皇帝,都有着长久的时间可以等待他去成长起来。

    可是皇帝却是不能够的。

    承载着万民厚望,他天生便需要承担更多的分量。

    夜里微凉,乾清宫灯光璀璨,朱厚照正处理完最后一本折子,耳边传来刘瑾小心翼翼的声响,“皇上,张家姑娘求见——”

    朱厚照眼眸眨了眨,半天才想起这么个人,弘治帝逝世后,张皇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都缠绕病榻,这个张巧娘在那段时间里伺候周道,张皇后心里也很是喜欢,因此一直带着她旁边,想来也该是待嫁闺中的年龄了。

    他轻哼了两声,漫不经心地说道:“她有事自然去找母后,来找我做什么?张家那边的人,除了母后我一个都不想见!”

    刘瑾讪笑着说道:“小人自然是知道的,可是张姑娘说是带着娘娘的口谕过来的,因而小人这才进来禀报。”不然以刘瑾的机灵劲儿,怎么可能白白进来挨这顿骂。

    朱厚照不耐烦地皱眉,“你让她进来吧。”

    最近张家的事情差点没把朱厚照给烦死,他刚登基没多久,张鹤龄又闹出了强征良田的事情,这一次还打死了几个无辜百姓。这一纸诉状告上来后,朱厚照一怒之下让张家把打人者交出来,最后堪堪交了几个管家了事,朱厚照也勉强算是满意了。

    奈何张皇后......不,现在是张太后了,她被儿子的举动气得闭宫三日,这段时间每逢去坤宁宫朱厚照都会被张太后数落,朱厚照虽然不耐,却也一直强忍着。好容易张太后那边派人给出个讯号,他也不能不接。

    张巧娘一身素雅服饰款款而至。

    “小女拜见皇上,娘娘令小女送来汤水,还望皇上保重身体,不要过度劳累。”张巧娘从身后的侍女翠柳手上接过食盒,莲步轻移,无视了刘瑾等人的存在,慢慢走到桌岸边。

    刘瑾从一开始见皇上没打算阻止,便在旁边装死,眼下见这位张姑娘如此直接,心里也是大为震撼。仔细想来,或许是这么多年来除开张太后外敢如此接近皇上的女子了。从前在东宫内贴身伺候的可全部都是内侍。

    朱厚照倒是没在意这个,视线落到被打开的食盒上,看到熟悉的汤水便无奈地轻笑,这可算得上是母后的绝作了,她亲自动手的东西来来回回就那么几样,这么多年下来朱厚照早就知道得很清楚。

    伸手端起汤碗,朱厚照正欲饮下,却在那一瞬间眼波微动,不知看到了什么脸色骤变,下刻手里的汤碗直接摔在张巧娘身上,滚烫的汤水淋在张巧娘身上,烫得她失声尖叫,汤汁覆脸,狼狈不堪。

    朱厚照冷声说道:“别在朕面前耍什么小心眼,即便母后再重视你,朕要弄死你,也就是一眨眼功夫!”

    张巧娘闻言跪倒在地,柔美的曲线颤抖着,急声说道:“皇上,请皇上给小女片刻的时间,小女会把所知道的事情都告知皇上的,还望皇上......”

    “朕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朱厚照凤眸一瞪,几个内侍连忙半拉半拖地把张巧娘主仆二人给带走了,剩下的人赶忙收拾着刚才闹出来的残局。

    刘瑾担忧地说,“皇上,若是这张巧娘回去搬弄是非,这可如何是好?”

本站推荐:神兵奶爸小说章节目录面具下的神秘爱妻龙乐乐端木爵甜蜜婚令:陆少的医神娇妻诛仙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真千金她是全能大佬娇娘春闺修仙百艺偷香高手你的爱似水墨青花小说章节目录

[明朝]我仿佛知道得太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2K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白孤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孤生并收藏[明朝]我仿佛知道得太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