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授武

推荐阅读:

2K小说网 www.2kxs.cc,最快更新内宅生存手札最新章节!

    我就想试一试  谢律原本以为将冯姨娘送出去,信儿和萱儿会不满,会大闹,没想到他们很快就接受了这个现实, 绝口不提冯姨娘。谢律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有些心寒。

    平日里冯姨娘对他们兄妹很好,她出了事,她的儿女竟像没事人一般。这让自认为是重情之人的谢律难以接受。

    不过, 随着薛氏孕期反应的严重, 谢律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妻子身上。除了办公, 他大部分时间都陪在薛氏身边, 时日久了,似乎也找回了一些她当初怀礼儿时的感觉。那时候他们刚成婚没多久,正是感情最浓烈的时候。一转眼,都这么多年过去了。

    薛氏的院子他来得勤,对谢蕙也比之前也多了点了解。原来蕙儿并不像他想的那么木讷无趣, 这孩子挺有主意的, 跟嫡母也亲厚。

    ——冯姨娘事件后, 谢蕙对待嫡母更加恭敬。她深知自己与谢怀信兄妹之间已成水火之势, 她只能讨好嫡母,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当然,她也努力在父亲面前露脸,表达对父亲的孺慕之情,尽管她并不喜欢他。虽说子不言父过,可是,她不会原谅他,永远都不会。她知道他惩罚冯姨娘,是为了薛氏和她腹中的胎儿,跟她姨娘无关。

    说起来,薛氏并不像表面那般贤良无争。恐怕也只有父亲和阿芸相信薛氏真的喝了那药吧?

    不过说这些都没意义了,冯姨娘受到惩罚,她已经心满意足了。

    府里没了冯姨娘,人口更加简单。陈二老爷听说谢律的爱妾殁了,大手一挥,打算将自己新纳的侍妾赠给友人。

    谢律连忙拒绝了,倒不是嫌那侍妾不好,只是一则君子不夺人所爱,别人用过的,他没兴趣;二嘛,琬琬现在有孕,虽说他身边该有个人伺候,但他得先为她肚子里的孩子考虑。现在是关键时期,他不想惹琬琬生气,从而影响腹中胎儿。

    他的态度十分坚决,陈二老爷也不好坚持。

    过了年,薛氏的肚子渐渐鼓了起来,果真如大夫所说,她这一胎怀相很好,除了先时的孕期反应,后来一直稳稳当当,直到分娩。

    这一胎不负谢律的期盼,确实是个男孩。谢律喜不自胜,连声说赏。

    谢凌云也很喜爱这个刚出生的弟弟,一直“弟弟”、“弟弟”的叫着。她上辈子是个孤儿,无父无母,没有手足,这一世同母的兄弟就有两个,真好。

    谢律修书回京,向父母报告这个好消息,并请父亲赐名。——虽然他已经能猜到儿子的名字。

    老爷子的回信很快就到了,他给孙子取名:谢怀让。

    谢律一点都不意外,这很符合父亲的取名习惯。

    薛氏生子后,谢怀信曾想过向父亲求情,接姨娘回来,但是一看到父亲对小婴儿的偏疼劲儿,他也不敢贸然提了。他偷偷去看过姨娘,姨娘过得不好,他当然也会心生愧疚。只是,眼看着他在父亲心里的地位不如之前,他又怵了,不敢惹父亲不快。

    他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日子一天天溜走,冬去春来,又是一年。

    四月里京城出了一桩大事,六十七岁的元辉帝病逝于寝殿,当了三十余年太子的纪准终于继位。

    新帝登基,清除异己,安抚重臣,将大权一点点握在手里后,便想起了当年的旧人。他想起了告老还乡的太子太傅,也想到了当了多年绥阳令的谢律。于是,下旨召他们回京。

    谢律悲喜交加,朝着京城的方向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叩谢皇恩。他能回京了,终于能回京了!太子,啊,不,皇上并没有忘记他!

    而陈老先生却以年迈为由,婉拒了皇命。不过,因为圣旨中明明白白对他次子也有封赏,他就令次子进京,为朝廷效命。

    陈二老爷提出与谢律结伴同行。谢律欣然同意。

    待两家启程时,谢凌云才发现,陈清和陈溪姐妹并没有在回京的队伍中。

    大约是看出了她的诧异,陈二太太笑道:“她们姐妹俩定了亲,婆家就在绥阳,干脆留在这儿好了。省得麻烦。”

    谢凌云愣住了,她们就这样留在了绥阳?她分明记得,这两人不喜欢绥阳,尤其是陈清。

    谢萱极为庆幸,还好当初她想尽办法退掉了跟孙九的婚事,不然她就要跟她们一样,永远留在绥阳了。她现在要去京城。这一回,她一定要好好的。

    在回京的路上,薛氏详细给女儿们讲谢家的种种,好让她们有所了解,早做准备。

    这些谢凌云平时也都听父母提起过,阿娘这回又强调,她自然牢记于心。

    不想薛氏却道:“真记不住也不要紧,先把重要的长辈记熟了,余下的姐姐妹妹们,等回京之后处得多了,也就熟悉了。”

    谢凌云笑笑:“阿娘,我记得的。”她不是小孩子。

    此番进京路途遥远,陈谢两家分乘多辆马车进京,行的是官道,不赶夜路,不宿野外。虽然慢些,但好在一路平安。

    这是谢凌云这辈子第一回外出远行。——不,确切地说,是她两辈子加起来第一回出远门。她之前从同门那里学到的江湖经验,竟然一点都没用上。

    阿娘一直拘着她,让她待在马车中,不许她像谢怀信以及陈家儿郎那样在外纵马前行。她不想阿娘生气,就老老实实地陪阿娘和弟弟,陪阿娘聊天,教弟弟说话。不知不觉就到了京城。

    来接应他们的是她的哥哥谢怀礼。见到儿子,谢律不再耽搁,与陈家分别后,便带着家人直奔谢家。

    谢怀信虽然知道自己的父亲出身侯门,但一直长在绥阳县衙官邸的他第一次看到京城谢家的大门时,还是忍不住心潮澎湃。

    记得姨娘说过……等等,谢怀信“哎呦”一声,变了脸色。他好像把冯姨娘给忘了!

    之前他明明记得,要找人安顿好冯姨娘的,可是后来准备着进京的事情,他竟把她给拋到脑后了。

    对他们口中的抓周,谢凌云不大关心。她只在心里默默记下一笔:日后行走江湖之际,可以把一斤熟牛肉换成半斤红烧肉。

    虽然她不关注抓周,但她的抓周宴还是如期到来了。十月初九当天,打扮一新的她被刘妈妈抱着出现在众人面前。

    为此,谢凌云颇有怨念:“我,能,走……”

    那天开口说话后,她就断断续续蹦出一两个字,偶尔也能成句。刘妈妈瞧了芸姑娘一眼,果断无视了她的话。

    才一岁的娃娃,腿都是软的,怎么能让她走远路?何况今儿还是她的好日子。

    纵然谢凌云前世也算是个高手,但此刻她完全不是刘妈妈的对手。挣扎了一下,没能成功,她就老老实实地任由刘妈妈抱着了。

    据她观察,今日的女客很多,一个个穿红着绿。习惯了简洁风的谢凌云表示,好看是好看,但着实怪异。

    对话起初是围绕她展开的,人人口中都是溢美之词。什么美人胚子,什么大富大贵……听得谢凌云一愣一愣的,脸庞也渐渐发热。

    真是太羞耻了。

    等她终于被放到准备好的桌子上时,谢凌云知道,今天的重头戏来了。

    望着面前琳琅满目的事物,她有点迟疑,回头用询问的眼神看向母亲。她也不知道该抓什么好啊!

    然而一扭头,见母亲虽笑得温婉,但眼神既紧张又期待,她便又转过了头去。

    罢了,自己随便抓吧!反正小孩子抓周,桌上放的都是好东西。抓什么都有好彩头。

    于是,她就将放在自己脚边的,方方正正的一枚印章牢牢抱在了怀里,一步一步向桌边的薛氏走去:“阿娘,给……”

    薛氏眉眼之间俱是喜意,一把将女儿揽在了怀里:“好阿芸……”

    “小姐抓了官印,莫不是将来要做诰命夫人?”一位身着绛红衣衫、体态丰满的夫人笑着打趣。

    旁边众人纷纷附和。

    薛氏低头一笑,口中只道:“哪里哪里,她小孩子家家的,做不得准……”

    ……

    谢凌云听她们说了会儿话,无非就是你夸我,我夸你,难得的是语气都极为真诚。好话听了一箩筐,初时她还觉得有趣儿,后来越听越没意思,就拉拉娘亲的衣服:“困……”

    薛氏见女儿脸颊红扑扑的,眼睛微眯,知道是累了,忙让刘妈妈带她下去休息。

    在回去的途中,谢凌云看见了独自站在路旁的谢萱。

    才五岁的小姑娘穿着浅绿色的衣衫,一脸凝重立于风口,看着怪可怜的。

    谢凌云心下奇怪,莫非她抓周时,爹娘不允许萱儿出现么?也不对啊,明明跟萱儿情况差不多的蕙儿都在的。

    刘妈妈也瞧见了谢萱,停下脚步,问道:“萱姑娘怎么站在这里?不是说病了么?怎么不好生歇着?”

    作为太太身边的人,刘妈妈对姨娘养的都没什么好感。但是这小姑娘毕竟是主子,她不能当做没看见。

    谢萱抬起头,将目光一点一点移到妹妹身上。然后,她笑了笑,怯怯地道:“我只是想看看妹妹。”

    许是在外边站得久了,她脸颊雪白,嘴唇微微发青。

    刘妈妈忙道:“妹妹见到了,萱姑娘赶紧回去歇着吧!”紧接着,她让跟着的小丫鬟送谢萱回去“怎么身边也没个人跟着……”

    谢萱默默听从刘妈妈安排,乖巧极了。

    宾客散尽后,刘妈妈把遇见谢萱的事情说给薛氏听,末了感叹道:“到底是姨娘养的……”

    薛氏道:“她一个小孩子家,又懂得什么?多半是她姨娘的意思,就是不知道这冯姨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谢萱聪慧漂亮,又不是见不得人,何必要她装病不见客呢?

    ——其实,冯姨娘自己也不明白女儿为什么要装病。别人家里头,都是正房太太打压庶出的姑娘,不让她们见人。怎么到这里是反过来了?

    “蕙姑娘都去了,我听说好些太太都夸她呢。你说你,让娘说你什么好?还以为你刚才是想明白了,要去那些太太们面前露个脸,搏个好名声。谁知道你是去吹风去了……”

    谢萱吹了风,正有些头疼呢,听冯姨娘这般唠叨,心下不悦,冲口道:“姨娘少说两句吧!真心疼我,就听我的。”

    她语气冷硬,将冯姨娘唬得没了声儿。

    谢萱默默叹了口气,她命不好,摊上了这样的生母。姨娘哪里知道,她正是不想在人前露面才故意装病。至于站在路旁,那只是偶有感触想清静清静罢了。

    她希望,在绥阳期间,大家都把她忘掉。

    冯姨娘不敢再提女儿装病的事,又委委屈屈说起了旁的:“说起来,你跟信儿,你们兄妹俩抓周的时候,就没几个客人。信儿还好,老爷叫了几个男客。你那时候,也没人瞧得起咱们……信儿抓的也是官印呢,不比一个姑娘强?怎么不见太太们奉承他……”

    谢萱轻轻按了按太阳穴,心说,真不记得姨娘这样啰嗦啊。她抓周时,薛氏尚在京城,内宅无人当家,自然少女客,又有什么可奇怪的?

    她心里烦躁,干脆侧卧于床,不再理会姨娘。

    想到今日院中的匆匆一瞥,谢萱心里一阵钝痛。其实姨娘也没说错,这世上许多事情,到底是不公平的。同样是父亲的孩子,她们的待遇区别太大了。

    人说,不患寡而患不均。终究还是意难平。

    谢凌云并不知道白天的相遇给姐姐带来了怎样的心理影响,她被刘妈妈带回房后,吃了一点鸡蛋羹,就去睡了。

    小孩子的身体很容易累,她这一觉直接睡到了酉时。

    丫鬟见她醒了,忙唤了刘妈妈过来,麻利地将她收拾好,就又抱到了薛氏房里。

    ——虽然谢凌云会走路了,可是这段时间她接触地面的机会实在是少的可怜。他们似乎都不相信,她真的能一步一步走得很稳。

    谢凌云一进房间,就发觉气氛不大对。

    早早地就掌了灯,照得房内亮堂堂的。父亲坐在桌边,母亲眼睛红红的,像是哭过了。

    谢凌云有些慌,大声道:“阿娘——”

    是不是她睡得太久,阿娘生气了?

    薛氏瞧她一眼,面上又露出了点笑意:“小懒虫可算是睡醒了,你哥哥寄了信过来,要给你祝寿呢。”

    谢凌云恍然,原来是远在京城的长兄谢怀礼的信到了。难怪母亲落泪。

    薛氏瞧女儿的神情,不觉好笑。这孩子,倒像是什么话都能听懂似的。她从刘妈妈手里接过女儿,亲自抱在怀里,指着放在桌上的信,轻声道:“瞧,这是你哥哥写给你的……妹妹……”

    谢凌云扫了一眼,跟着念:“妹妹。”

    这个哥哥,年纪轻轻,字倒是写的不错。

    看她们母女互动,谢律悄然松了口气。今日儿子的信送过来,他固然欢喜感慨,但还算镇定。他万万没想到,妻子会这么大反应,掩面哭了好一会儿。他去安慰她,她竟然直接给他没脸。

    还是乳母抱了女儿过来,琬琬才正常了些。

    说起来,谢律心里不是没有疙瘩的。当初他被贬绥阳,琬琬留在京中,说是不舍得儿子,不肯随他赴任。他不知道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比如绥阳地偏,不如京城安逸,她不想吃苦。

    ——原本他也没这种念头的。只是那几年,他身边只有冯姨娘和岳姨娘陪着,府里内务一团糟。他在思念妻子的同时,也渐渐心生不满。

    海棠和芙蓉都肯吃苦,作为他的妻子,琬琬为什么不肯?

    不过后来琬琬终究还是来照顾他了,那些往事,他也就不想再提了。

    思及被留在京城的长子,谢律也有几分怅然。忽的,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觉得极好,说道:“琬琬,我知道你想礼儿,我也想。咱们现下不是不能回京吗?你想养儿子,眼前就有现成的啊。”

    谢怀信答应不迭,一大早就催促着妹妹们动身。谢家兄妹四人分乘两辆马车,带着丫鬟小厮前往城北的城隍庙。

    越靠近城隍庙人越多。谢凌云与谢蕙共乘一辆马车,她时不时探出头去,看什么都觉得新鲜。“二姐姐,你瞧这个,你看那个!”

    她上辈子长在天辰派,年少而逝,出门的次数不比这辈子多。

    谢蕙也觉得新鲜,但她比谢凌云沉稳的多,她只点一点头,尽管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面上也一片淡然,还不忘提醒妹妹:“放下帘子,莫给人笑话!”

    谢凌云悻悻地收回了脑袋。

    马车在汹涌的人潮中走走停停,好半晌才到了城隍庙门口。

    谢怀信当先跳下马车,一下车他就看见了守候多时的孙九。

    孙九也瞧见了谢怀信,喜不自胜,他理了理衣衫,抱紧了手里的点心匣子,眼巴巴地看着谢怀信扶着一个身材袅娜的少女下了马车。

    这肯定就是谢家小姐了!孙九空出一只手,按了按自己砰砰直跳的胸口,念叨着这就是他的佳人,他的知音啊!

    他待要上前,却见谢怀信摇了摇头,又冲后面的马车努努下巴。孙九一愣,继而反应过来,哦,他是说这个不是,后面马车上的才是。

    忽略心头的失望情绪,孙九又把目光投向了后面那辆马车。

    车帘晃动,一个穿着藕合色衣衫的女孩儿灵巧地跳下马车。孙九还未来得及感叹这女孩儿身手灵活,就见谢怀信冲他眨了眨眼,一脸“就是她了”的神情。

    孙九惊讶得睁大了眼睛,真的就是她么?

    这女孩儿乌发雪肤,明眸皓齿,不难预见将来会是绝色。可眼下,她分明还是个身量未足,一脸孩气的孩子。

    谢凌云敏感地注意到流连在自己身上的视线,她目光逡巡,并无收获,也不以为意,只赶紧让姐姐谢蕙下车。

    望着热闹的人群,谢凌云不免感叹,还好此地不同于京城,若是还要戴冪篱,那多没趣。

    前面谢怀信护着谢萱,谢凌云有样学样,也护着姐姐谢蕙,唯恐她给人群冲撞了。

    孙九看看如芙蓉般秀美的谢萱,再看看一脸孩气的谢凌云,茫然无措。

    谢怀信看在眼里,暗骂一声蠢货,给孙九扔了个眼神:看我的!

    他对三个妹妹道:“这里人多,妹妹们要跟着哥哥,不要乱走。”

    谢萱等无有不从,独谢凌云有些遗憾,跟着他走,还能玩儿什么?唉。

    谢怀信带着妹妹们进了城隍庙,左拐右拐,到了一处僻静所在。

    谢凌云更觉无趣了,敢情他们出来就是为了到这城隍庙转转么?

本站推荐:

内宅生存手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2K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程十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程十七并收藏内宅生存手札最新章节